編者按:2014年對于整個汽車行業來說可謂一個重要的“調整年”,在連續第六年蟬聯世界第一汽車產銷國,銷量沖擊2400萬輛之際,國家層面帶動下出臺的種種新政對汽車行業發展的節奏以及方向進行了“糾偏”,從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到公車改革方案實施、從停止經銷商品牌銷售備案到二手車鑒定評估實施規范,從平行進口車合法化到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修訂,從速騰汽車召回到汽車電商的興起......2014年間,整個汽車產業從銷售、流通、售后等各層面一一進入了調整期。今天小編和大家提前來回顧下這個“調整年”里,中國車界都發生過什么值得一說的大事兒吧!
一,汽車反壟斷大幕拉開
6月10日,商務部正式宣布將對國內汽車市場上潛在的壟斷行為進行調查。此后的幾個月間,一場汽車反壟斷風暴正式上演。7月末,路虎捷豹官方正式宣布下調部分進口車型售價,而在其之后奧迪、奔馳、克萊斯勒也紛紛下調零配件價格和進口車售價。
8月13日,湖北武漢4家寶馬經銷商因存在壟斷行為被罰合計162萬元,成為今年我國對汽車領域開展反壟斷調查以來開出的首張罰單。隨后,在8月20日,國家發改委又再宣布,對日本住友等8家零部件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約8.3億元,對日本精工等4家軸承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約4億元,合計罰款約12.4億元。該處罰成為我國反壟斷部門迄今為止開出的最大罰單。
二,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政策
2014年最熱門的關鍵詞之一,無疑是新能源。這一年里,無論是國家政策補貼的跟進,還是地方政策的出臺,都為新能源汽車推向市場提供了更成熟的條件。
7 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并通過相關法律修正案草案和行政法規修改決定。會議決定,自今年9月1 日至2017年底,對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進口)的純電動以及符合條件的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8月5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工信部正式下發《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從產品的角度來看,2014年也是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市場當中集體亮相的一年,從2014年年初特斯拉MODELS正式進口中國,北汽E150EV正式上市;到4月北京車展,比亞迪唐正式亮相;再到今年9月啟辰晨風和寶馬i3、i8國內正式上市,而在2014年年末大眾e-up!、高爾夫GTE等車型集體亮相國內,以及廣州車展華晨寶馬正式推出530Le插電式混動版一片百家爭鳴的熱鬧景象。
三,汽車經銷商品牌銷售備案叫停
8 月1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布《關于停止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的公告》。自今年10月1日起,停止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之后,從事汽車品牌銷售的汽車經銷商(含總經銷商),其營業執照經營范圍統一登記為“汽車銷售”;已將營業執照經營范圍登記為“××品牌汽車銷售”的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可以申請變更登記為“汽車銷售”。
四,公車改革方案實施
7月16 日,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向社會公布,標志著公務車改革全面進入實施階段。
方案明確,改革后行政區域內普通公務出行方式由公務人員自行選擇,實行社會化提供,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中央和國家機關補貼標準為司局級每人每月1300元,處級每人每月800元,科級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根據方案,2014年底前,中央和國家機關應力爭基本完成公車改革;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黨政機關公車改革;用2至3年時間,公車改革全面完成。方案規定,取消一般公務用車,保留必要的執法執勤、機要通信、應急、特種專業技術用車和按規定配備的其他車輛。中央和國家機關每個單位可保留5輛以內機要通信、應急用車。
從今年汽車產銷情況來看,公務車改革不僅對自主品牌有提振信心作用,同時在“反腐”風暴的共同作用下,對國內豪華車市場競爭也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五,平行進口車合法化進入倒計時
2014年8月底,上海市政府官網發布《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2014—2015年重點工作安排》,提出推動自貿試驗區內“平行進口汽車”政策試點,建設“平行進口汽車”展示、體驗等綜合性展示交易平臺和綜合維修中心。
與此同時,工商總局也發布了《關于停止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的公告》,為非“中規”進口車經銷商,合法公平地開展經營活動提供了資質與政策方面的支持。這也意味著平行進口車政策正在逐步明朗。
此外,11月6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進口的若干意見》,明確要進一步優化進口環節管理。其中包括調整汽車品牌銷售有關規定,加緊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率先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工作。商務部有關負責人也表示,商務部將積極支持上海自貿區開展平行進口試點,為創新進口汽車銷售模式、完善汽車消費管理制度進行有益的探索。可見,平行進口車政策的出臺與實施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隨著越來越多的貿易商取得直接從國外進口汽車的資格,國內消費者可能會獲得真正的實惠。據統計目前中國每年的汽車進口量在100多萬輛,其中有10%為平行進口。這些車輛相比所謂“中規車”在售價方面低大約15%-20%。
六,二手車鑒定評估規范實施
6月1日,《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正式實施。今后消費者購買二手車,可要求第三方進行鑒定并出具報告,再根據報告選擇是否購買該車輛。
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大量積累,二手車市場的不斷升溫已經成為了“汽車進化論”中的必然產物,然而,由于二手車自身的特殊性,致使消費者在購買時無法對車況進行準確的判斷,因此,作為二手車交易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二手車鑒定評估已經成為了消費者在購買二手車時的重要參考。根據《規范》,二手車在售出前將由第三方認證機構進行檢驗,檢驗之后將發放認證標志,并附有詳細的“體檢表“,最大限度的解決二手車信息透明化問題。
七,《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修訂稿征詢
11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以下簡稱《目錄》)修訂稿,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在本次《目錄》修訂稿中,汽車整車制造被劃歸到了限制外商投資的類別當中,而此前屬于限制類的新能源關鍵零部件則被納入了鼓勵類。
在此次《目錄》的修訂稿中,雖然此前一直備受爭議的整車合資企業股比仍被列入限制外商投資的類別當中,但是國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放開,也被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是國家放開汽車整車制造合資股比的先行嘗試。
八,大眾速騰召回
在汽車市場繼續創造產銷神話的同時,今年以有關汽車召回的次數也出現大幅增長,召回次數和規模也遠超往年。據公開資料顯示,截止2014年12月7日,今年以來各大汽車企業向國家質檢總局遞交的召回申請多達111件,涉及車企奔馳、寶馬、豐田、通用、福特、馬自達、斯巴魯等多個品牌,其中,以大眾速騰斷軸召回和高田氣囊召回案例最為受關注。
10月17日,一汽大眾宣布自2015年2月2日起,在中國召回2011年5月份至2014年5月份生產的新速騰汽車,涉及車輛為563605輛。事實上,從2014年年初速騰斷軸的消息就在民間流傳,而一汽-大眾對此的回應態度卻非常強硬。7月22日,針對持續升溫的速騰后懸掛問題,一汽大眾官方曾發表了一段聲明,明確表示速騰后懸斷裂并非產品的批量問題,而是個別案例被“別有用心”的人擴大化了。然而,直至10月17日針對新速騰后軸縱臂斷裂問題,一汽-大眾才不得不宣布召回。
然而,一汽大眾官方公布的“打補丁”解決方案——在后軸縱臂上安裝金屬襯板的做法卻又引起消費者的廣泛爭議,此次召回方案的公布并沒有完全解決斷軸所帶來的影響。
九,汽車電商群雄并起
汽車營銷正在快速進入互聯網時代,2013年雙十一大戰落幕時,易車、汽車之家、搜狐汽車三家公布的總成交金額為235.48億元,讓汽車電商瞬間成為熱門關鍵字,2013年也成為了“汽車電商元年”。
而在剛剛結束的2014年雙十一大戰中,汽車電商已然成為了戰火最為激烈的分會場之一。據統計,各廠商共有超過50個品牌,300款車型參與了雙十一的狂歡派對。今年的汽車電商著重如何突破更高的銷售,東風日產入駐天貓旗艦店,打出“雙十一怒放購車季”,上汽大眾、上汽通用、東風標致等品牌也都借天貓“雙十一”展開不同的促銷。
事實上,2014年以來,除了汽車之家、易車、搜狐等以媒體為平臺崛起的汽車電商以及京東、天貓等傳統電商之外,包括上汽、長城、東風、廣汽、長安等越來越多的車企也開始自建電商平臺,將銷售渠道向汽車電商拓展,汽車電商呈現出群雄并起的競爭態勢。
十,租車企業成資本市場新寵
在汽車電商之外,從去年風靡一時的滴滴打車、快的打車開始,互聯網對汽車服務市場的滲透也不斷加速,眼下,互聯網租車行業正成為資本市場追捧的新寵。
目前,互聯網切入汽車服務領域的模式一般可以簡單分為四類,第一類是提供打車服務,比如滴滴打車,快的打車等,第二類是提供專車服務,比如易到用車,AA租車等;第三類就是把私人閑置汽車共享出的P2P租車模式;第四類則是二手車電商交易網站。除此之外,還有針對垂直領域的汽車服務,比如上門洗車、換輪胎、違章查詢等,整個市場呈現出井噴態勢。研究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租車市場規模達380億元,未來3~5年將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長。而移動互聯網為載體的后市場模式創新,如配件電商、O2O維修服務等更是得到廣大VC/PE的熱捧。
9月19日,神州租車在香港掛牌上市融資34.5億港元。神州租車路演期間獲超額認購逾200倍,上市首日股價漲幅近29%,引發資本市場追捧。10月3日,一嗨租車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IPO申請,計劃赴紐交所上市,融資2億美元,再次引起資本市場關注。而包括PP、易到用車、寶駕等新型約租車企業也相繼獲得巨額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