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進入: [合資30年之一]寫在合資企業誕生30周年
[合資30年之二]全社會激昂向上的1984
[合資30年之三]汽車界尷尬難堪的1984
[合資30年之四]合資大幕開啟的1984
[合資30年之五]汽車合資的發起者和拍板人
[合資30年之六]為什么是大眾?負面的通用
[合資30年之七]杰出的汽車人(上)
[合資30年之八]杰出的汽車人(下)
[合資30年之九]中國汽車救贖與激辯(上)
[合資30年之十]中國汽車救贖與激辯(下)
[合資30年之十一]汽車合資合作帶來什么
[合資30年之十二]合資合作將何去何從
[合資30年之十三]上海大眾樣板的價值(上)
[合資30年之十四]上海大眾樣板的價值(中)
對于股比的討論,雖然也有很多質疑聲,但從歷史和未來的角度去判斷,50:50的股比模式至今仍是最成功的架構典范,上海大眾開創的頂層設計,具有了行業普遍的指導意義。
新千年的“股比之爭” 汽車發展多元化思維
上世紀90年代,隨著汽車工業蓬勃發展,各地方紛紛上馬汽車項目,除西藏外,幾乎全國各地都將汽車業作為支柱產業寫入地方政府規劃。重復性的投資,散亂的產業局面,迫使汽車產業盡快梳理清晰。正是基于當時的歷史條件,《中國汽車產業政策》(1994年)出臺,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是:整車企業在華合資項目中,外資資本不能超過50%。在此后的多個合資公司架構中,50:50的股比模式最為常見,客觀地講,這是上海大眾在探索十年的發展路徑中,為中國汽車產業提供的“智力參考”。
1994年10月10日,上海大眾汽車簽約十周年。首款中德聯合開發的中級轎車桑塔納2000首次亮相
正如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海亮所言,30年來,上海大眾不僅成就了中德合作的典范,也為消費者帶來了很多融合中德文化、工藝精良、技術先進的產品。未來,上海大眾將以30周年為新起點,持續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積極履行企業公民責任,一路與卓越同行!
上海大眾實現第一個100萬輛的突破用了13年,彼時只有桑塔納一個品牌;第二個100萬輛僅用了短短4年時間,此時產品譜系有普桑、桑塔納2000、帕薩特B5、POLO;到2010年,上海大眾僅用1年時間銷量突破100萬輛,并成為中國汽車工業史上首批躋身“百萬輛俱樂部”的乘用車企業。在2013年,從第900萬輛到第1000萬輛車下線,上海大眾只用了短短半年左右的時間,于2013年11月再度創造紀錄。
新千年以來,隨著第三批合資浪潮的席卷,大家也在不斷反思,股比模式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提出,國際化,跟跨國公司合資是一條道路,廣泛的技術合作而不合資也是一條道路,韓國汽車就是走這條道路,它沒有合資但并不妨礙他與世界知名汽車企業合作。
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趙英認為,股比結構還是不能放開,因為目前在合資企業里,中方靠的是50%的平均利潤來獲得從事自主開發的資金,所以從資金的角度也要堅持50%。汽車合資為發展自主贏得了空間。
2013年11月15日,上海大眾汽車第1000萬輛轎車下線,成為國內第一家累計產量突破千萬輛的轎車生產企業
對于股比的討論,雖然也有很多質疑聲,但從歷史和未來的角度去判斷,50:50的股比模式至今仍是最成功的架構典范,上海大眾開創的頂層設計,具有了行業普遍的指導意義。(中國經濟網記者 黃春棉)
(責任編輯:楊昕艷)
王躍躍
郭濤
郭躍
姜智文
張懿
陳夢宇
龔磊
馬瀚明
報道組
歡迎投稿汽車行業各類文章,相關稿件請發至:car@ce.cn。
分享到微信X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使用 "掃一掃"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