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去牛來,共賀新春!面對“極不平凡”的2020年,國內汽車產業依然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那么,在消費者層面,在其購車、用車,以及換車的過程中,又有哪些“不平凡”的經歷?值此2021年新春佳節來臨之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特別推出“身邊的新能源車故事”系列報道,期望為汽車行業新一年的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專題導讀:
1. 身邊的新能源車故事:再選騰勢,品牌優勢獲車主認可
自2016年12月入手后,這輛騰勢300伴隨付先生度過了三年半的時光,除了期間發生過幾次“突然沒電”的情況外,其余時間基本能滿足其日常通勤需求。“幾次完全沒有動力的情況,都是在電量顯示還剩30%左右的時候發生的,可能和天氣冷有關。”付先生表示。
“我去年7月換車時依然選擇了騰勢X,實際上我還是比較認可這個品牌的。”付先生說,“騰勢強調自己是戴姆勒旗下的合資品牌,號稱電池技術來自比亞迪,但造車技術來自奔馳。我對純國產的車還是不放心,哪怕是走高端路線,我也認為它的底子比較薄。”
2. 身邊的新能源車故事:產品愈加豐富續航縮水待解
從北汽新能源EV150到EU260,再到目前市面上續航里程普遍在500公里以上的車型,在康先生看來,近年來新能源車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同時,隨著充電設施逐漸完善,新能源車充電難等問題正在逐步改善。
不過,康先生也表示,“冬天溫度較低,新能源車電池掉電很快,車輛顯示的續航里程不準確,容易對駕駛員產生誤導。”他認為,“續航里程縮水嚴重的企業會被消費者慢慢拋棄,反之續航有保障的企業就會形成良好的口碑。”
3. 身邊的新能源車故事:特斯拉車主自我限速,"用黑科技就是玩兒命"
從選車到買車,不難看出王先生理性的思考方式,根據自身需求在權衡利弊之后依然選擇了負面纏身的特斯拉。在不到1年的使用過程中,雖未遭遇網上頻頻爆出的突然加速、電池起火等問題,但突如其來的“急剎”卻著實讓王先生驚出一身冷汗。自此,王先生駕駛其Model 3時速再未超過100千米。
“事實上,車上的黑科技我都沒有用過,我也沒有加裝,所以像網上所說的自動駕駛出問題我都沒有遇到。但我認為,車上的黑科技都是用來‘耍酷’的,因為整個城市的硬件配備還沒有到位,你要用黑科技就是在‘玩兒命’。”
4. 身邊的新能源車故事:關注二手車殘值,合資產品待豐富
和許多消費者一樣,久搖不中的牛先生不得不轉而考慮新能源車。鑒于新能源二手車殘值較低,牛先生在選車時傾向合資、外資產品,并著重看優惠較大車型,“感覺自主的品牌價值還是差點意思,以后賣二手車殘值也更低一些。”
牛先生表示,“新勢力的產品,科技感普遍好一些,但有不少人說他們在生產上還是差了很多,畢竟造車的時間短。不過傳統車企里面,感覺合資品牌可選的產品還比較少。”
5. 身邊的新能源車故事:換購CR-V混動,喜歡新科技但不失理性
“CR-V混動買了三年,開了11萬多公里,超出了我和家人的預期:空間寬敞,駕駛過程中很少聽到發動機轟鳴的聲音,而且確實省油”,王先生表示,“我雖然喜歡新科技但不失理性,在連云港這個三線城市,不限購也不限行,混動技術是務實的選擇。純電動技術感覺還不成熟,目前完全沒有考慮;更為重要的是,純電汽車宣傳的續航里程‘縮水’很嚴重,我信不過”。
6. 身邊的新能源車故事:產品日新月異,從無車可選到眼花繚亂
李先生表示,2016年購買第一輛電動車時想“一步到位”,選擇了當時市場中續航里程較高、售價較貴的比亞迪e6,落地價超過23萬元。然而,伴隨市場快速發展,新能源車在產品豐富度、性能品質等各方面都呈現爆發之勢,曾經“400公里續航”的購車硬指標也早已被超越。
2020年,為應對新的需求,李先生換購了廣汽AION V 80MAX。與此前的比亞迪e6相比,車價基本持平,續航里程卻升至600+公里;同時,“自動駕駛”、遙控泊車等智能化配置,更是讓李先生愛不釋手。
7. 我身邊的車主故事:從功能到個性
耿彪(化名)無疑是幸運的,在北京機動車“搖號”(北京汽車搖號是北京從2011年起實施以搖號方式分配車輛指標的措施。)的過程中,他居然先后兩次“中簽”,獲得了購車資格。
“用朋友的話說,這輩子的運氣恐怕都用在‘抽簽’上了,而且確實沒想到,還能夠中簽兩次。”耿彪說。
之所以說起耿彪這個故事,不在于他“中簽”的經歷多么曲折,而是他十三年的“駕齡”經驗(包括家庭成員用車經驗),以及先后換購車輛的選擇,從一個側面凸顯了消費升級和個性化用車的特點。
8. 我身邊的車主故事:"北漂"一族的"京牌夢"
“在北京有個京牌那是做夢都會笑醒的事情,這個夢,我已經做了16年。”這是“北漂”一族劉永(化名),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道出的心聲。
從外地牌照的標致301,到北京牌照的長城炮皮卡,歷經幾次政策變動,在京漂泊16年的劉永距離自己的“京牌夢”依然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