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技術路線之爭成為焦點話題。目前來看,純電動占據優勢地位,插電混動進入快速增長期,增程式占據一席之地,氫燃料電池汽車也被普遍提及。李萬里表示,汽車技術路線的抉擇主要受國際國內宏觀要素的綜合影響。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技術路線一直伴隨著不同的爭議。”張永偉表示,目前,汽車技術路線的競爭格局進入平穩狀態,智能化將成為未來決定汽車產業競爭的核心,也會決定不同技術路線的命運。
“面向碳中和的汽車產品,或將存在純電、混動、增程式,以及氫燃料電池四種技術路線競相發展的格局。”中汽研首席專家方海峰表示,未來,多種技術路線將在相互競爭中共同發展,憑實力搶占市場份額。
中汽研首席專家方海峰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技術路線之爭成為焦點話題。目前來看,純電動占據優勢地位,插電混動進入快速增長期,增程式占據一席之地,氫燃料電池汽車也被普遍提及。在近日舉辦的2022中國汽車論壇上,多方共同探討了未來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的發展前景。
新能源車進入井噴期 路線之爭引熱議
“2004、2005年汽車行業進入井噴期,現在新能源汽車井噴時代到來了。”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許敏表示。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528萬輛,市場占有率達到24%,提前三年實現了20%的規劃目標。其中,純電動穩居約80%的主流市場,插電式包括增程式市場占比提升至21%。
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許敏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技術路線一直伴隨著不同的爭議。”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從戰略需求角度,國家盡早確定了以純電驅動為主的技術路線,但這并沒有否定其他的創新型技術路線,包括插電式、燃料電池、增程式等。
張永偉解釋道,我國作為一個龐大的經濟體,能夠處理各種經濟路線。在新能源汽車的每個技術市場、產業市場,足可以支撐起一種技術路線的發展,因此沒有必要靠一種路線來包打天下。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
在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原產業政策司副巡視員李萬里看來,汽車技術路線的抉擇主要受國際國內宏觀要素的綜合影響,譬如大發展的時代趨勢賦予的定位要素、大產業體系任務的定位要素、承受國內難題和底牌的定位要素、與網絡化和智能化高度融合的定位要素、大能源轉變過程的定位要素等。
李萬里認為,只要不是舊的技術離線就不應被排斥;滿足30/60國際承諾目標技術路線都應該允許;促進實現28/50技術路線的都應該要鼓勵;采用節能減排技術路線的傳統石化能源車輛都應該支持;與網絡化和智能化高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技術路線最有光明前景;“可再生能源+氫能儲能”技術路線的發展動向要密切關注跟進;通過對外開放引進的技術路線要依法保護;靠汽車吃飯的技術路線要堅決守住,自主創新的技術路線更要倍加愛護。
多項技術路線共存 智能化決定最終命運
在“雙碳”背景下,鞏固來之不易的發展勢頭,需要行業進一步地統籌、謀劃和布局,能夠持續地完善政策體系,加快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海峰表示,汽車行業要根據問題導向多措并舉,推進多技術路線的協調發展。
方海峰舉例道,2020年10月,國務院出臺了《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了深化“三縱三橫”的研發布局,并在充換電、加氫站等方面規劃布局,為技術路線提供能源保障。“國家在頂層戰略規劃方面,堅持創新驅動的基本原則,鼓勵多種技術路線的并行發展。”方海峰說。
國家乘用車自動變速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向陽
具體來看,“從能源安全、資源安全、雙碳目標和國內龐大市場規模等各種因素來看,決定了混動汽車和電動汽車必將長期共存、戰略互補,混動汽車和電動車互相競爭,加速搶占傳統燃油車市場份額。”國家乘用車自動變速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向陽表示。
張永偉指出,在未來6-8年,中國純電汽車將會處于加速普及的發展階段,這取決于電池技術的提升空間和新充電技術的普及。此外,混動技術處于創新階段,是一種樂觀的發展方向;增程式迅速成為純電路線在發展中的補充;燃料電池技術也處于快速突破期……
“目前,汽車技術路線的競爭格局進入平穩狀態,競爭重點更多地取決于電動化之上的智能化發展階段。”張永偉表示,未來,智能化將成為決定汽車產業競爭的核心,也會決定不同技術路線的命運。哪項技術路線能與智能化結合得深,結合得廣,融合得早,那么必將脫穎而出。
不過,張永偉認為,從長期來看,純電技術路線更有可能成為全球主流,這在三個主要經濟體都得到印證。2021年,我國純電滲透率接近8%,歐洲達到10%以上,美國增速將近1倍多。“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從2017年占比不到1%,到去年將近6.2%,預計到2030年銷量占比接近30%。”張永偉說。(中國經濟網 記者姜智文)
相關閱讀:
中國成為汽車業變革主導力量 產業鏈正呈現新趨勢
汽車芯片逐步走向高端化 多方協作打造新生態
十年來汽車產業成就巨大 緊抓機遇推動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陳夢宇)